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6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959篇
林业   1708篇
农学   1140篇
基础科学   24篇
  1694篇
综合类   4423篇
农作物   686篇
水产渔业   943篇
畜牧兽医   1407篇
园艺   566篇
植物保护   75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514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522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766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苦荞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西藏、陕西、四川、贵州等4省区的210份苦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50对SSR引物中,有16对引物多态性良好,共扩增出17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达118个,占总数的66.3%;210份苦荞种质的遗传变幅为0.62~0.98,平均值为0.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8处可划分为5大类。聚类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地区的苦荞品种显示出聚为一类的趋势,表明苦荞的遗传信息受地理分布的影响较大;第V类所聚的41份分别来自西藏(27份)、陕西(8份)和贵州(6份)的品种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种质相比,这41份材料不仅遗传差异较大,而且遗传来源广泛,可作为苦荞核心种质筛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Col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l sorts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re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ltivar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is more reliable tha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Here, we employed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markers to evaluate genetic variation in a diverse collection of 56 Solanum accessions. Fifty-five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were used and a total of 635 polymorphic bands were observed. Cluster analysis by the 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s based on similarity matrice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clusters: (i) S. melongena; (ii) S. aethiopicum; (iii) S. surattense. The coefficients of genetic similarity among all the accessions ranged from 0.04 to 0.96 with an average of 0.73, and averaged 0.78 among S. melongena accessions originated from China, indicating extensive genetic varia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RAP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to estimate genetic diversity and analyz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表型和SRAP 标记的切花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5 个表型性状和SRAP 标记分析56 个切花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表型变异分析结果 表明:21 个性状表现出品种内一致性高及品种间特异性强;主成分分析发现,主成分贡献值较大的性状 有花序直径、花序类型和瓣型等花部性状,其次是叶部和茎杆性状,说明所选用的切花菊品种在分类时 应以花部性状为主,叶部和茎杆性状为辅;表型性状基于遗传距离UPGMA 聚类,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 为平瓣类、匙瓣类、桂瓣类、匙瓣-平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14 对 SRAP 引物组合扩增56 个切花菊品种的DNA,共扩增出454 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3 条,占扩增带数的 93.17%,多态性含量PIC 值在0.72 ~ 0.89 之间,平均为0.82,说明切花菊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 遗传多样性。基于SRAP 标记的UPGMA 聚类分析显示: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4 ~ 0.97 之间,将56 个切花菊品种分为平瓣类-匙瓣、桂瓣类和管瓣类,聚类结果大致按照花径-瓣型-花型分类。Mantel 检验相关性系数为0.682,两种聚类结果有相似之处,均能很好体现试验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SSR)技术对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在114份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到46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位点数为3~8个,平均为3.8个,平均遗传距离为0.7331。不同育种单位的小麦平均遗传距离有较大差异,最大差距为1.30倍。在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遗传距离分析时发现,随年代的增加,遗传距离逐渐减小,且衰减速度呈加快趋势。聚类分析将114个春小麦品种大致分为3个类群,9个亚类群,较好地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情况,采用样线法,共选定8条样线进行蝴蝶标本采集,并对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蝴蝶的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标本998号,隶属7科60属102种。保护区内优势科主要为粉蝶科(Pieridae)与蛱蝶科(Nymphalidae);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粉蝶科,包括箭纹绢粉蝶(Aporia procris)、绢粉蝶(Aporia crataegi)、秦岭绢粉蝶(Aporia tsinglingica)等。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古北种占34.31%,东洋种占19.61%,广布种占46.08%,其中广布种占主导地位。各样线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样线Ⅴ(森林-灌丛-草甸)的科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及个体数均为最高,样线Ⅲ(森林)的属级多样性指数最高,样线Ⅱ(森林-灌丛)均匀度指数、种级多样性指数最高。相似性结果表明: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Ⅷ(森林)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509 1),呈中等相似;样线Ⅱ(森林-灌丛)和样线Ⅳ(森林-灌丛),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Ⅳ(森林-灌丛)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230 8、0.229 7,位...  相似文献   
16.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33~0.157与0.133~0.317,均低于中国周年繁殖区广东、广西、云南种群的0.157~0.819与1.033~7.705;所有种群的Tajima’s D中性检验和Fu’s F检验结果均为负值,表明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后经历了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四川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显著,62个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基因交流。陕西略阳、陕西宁强、甘肃徽县、甘肃成县种群的有效迁入个体数和有效迁出个体数之和分别为11 860.66、11 708.65、10 878.66和10 379.32,在中国草地贪夜蛾的基因交流过程中具有中继站的作用,表明陕南汉水谷地为中国草地贪夜蛾西线北迁入侵西北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蓟州区独乐寺古建筑群昆虫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并对危害建筑、设施、重要文物和古树的害虫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寺内发生的昆虫共计12目37科66种,其中有害昆虫5目10科17种。危害古建筑木质构件和泥塑雕像等文物的主要是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危害古建筑室外木构件的主要为黑颚条蜂(Anthophora melanognatha)和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黑颚条蜂及十二斑毛斑蜂(Melecta duodecimmaculata)也在壁画和泥塑上筑巢危害;危害古树的主要为白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filius)等害虫。另外,山斑大头泥蜂(Philanthus triangulum)在山门等处掘土筑巢,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在相关害虫发生期、危害部位和习性调查基础上,综合采用色板、黑光灯、糖醋液诱杀和药物喷洒、注杆、滴孔、药棉填塞、熏蒸等方法,对各类害虫进行了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达里湖高原鳅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现状,本研究选择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红碱淖、大黑河、辉腾河及漳河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67尾个体中共检测到16个变异位点和12个单倍型;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233~0.744,核苷酸多样性范围为0.00020~0.00860。其中,查干诺尔湖流域的辉腾河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黄河流域的红碱淖与大黑河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较高,核苷酸多样性水平较低;海河流域的漳河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进化网络图显示,12个单倍型未聚类形成明显的谱系结构,多数单倍型为单一群体独有;除漳河群体外,其群体的单倍型混杂连接,未遵循各自的地理分布格局。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范围为0.233~0.904,多为高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66.31%)。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未检测到达里湖高原鳅各地理群体及总体在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鉴于达里湖高原鳅已成为雅鲁藏布江外来鱼类,建议将达里湖高原鳅自然分布区内的各群体划定为不同保护单元并跟踪监测栖息地质量,同时加强对物种交易和放生活动的管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及遗传结构,利用交配型鉴定特异引物对采自该省不同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并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主要包括3种交配型,即A交配型、a交配型和Aa交配型,其比例约为8∶8∶1。2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6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4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8.53%。利用PopGen 32软件分析发现甘肃3个地区玉米大斑病菌间的亲缘关系更近,遗传距离均小于0.08;陇南地区与陕西省的菌株有更高的遗传相似度,为0.933 8;用NTSYS-pc软件对陇东地区的菌株聚类分析,发现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株交配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说明玉米大斑病菌遗传类群和交配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菌株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引进和收集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多样性,本研究选择11个表型性状和221对SSR引物对114份藜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4份藜麦种质资源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范围为4.57%~87.79%,主穗直径的变异最大(87.79%),籽粒直径的变异最小(4.57%);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2.29,单株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2.29),茎秆长最小(0.47)。46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扩增出16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59,观测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1.65,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值为1.50,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平均值分别为0.39和0.27,平均多态性比率为64.35%。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14份藜麦种质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似和差异,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被分到了不同的类群,来源地不同的种质被分到了同一类或单独聚成一类,说明参试藜麦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分子遗传信息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